Thursday, 25 December 2014

因我無知x我的故事(一):幼兒園篇

兩歲多時,我入讀了一所非常普通,並寂寂無名的本地的屋邨幼兒園,所有課堂都以廣東話教授。我當時並沒有參加任何課外活動,放學後除了做少量的功課,間中便會到遊樂場玩耍。父母間中亦會在家中播放一些Ladybird的兒童英文故事錄音帶,純粹是為了讓我看看圖畫、聽聽音樂,沒有什麼特別目的,這種生活維持了兩年多。

當然,現今的家長有不少都持有相當不同的價值觀。即使有些家長不認同催谷式學習法,社會風氣卻促使不少不希望催谷子女報讀五花八門的興趣及補習班的家長,選擇為其子女報讀一些校外課程。報讀的原因不一定是為了希望子女日後能繼續活用那些技能,而是為了考獲一些沙紙,從而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爭奪著名小學的學位,為將來升學及就業鋪路。

2006年,我聽同學說她的妹妹入讀了兩家幼稚園,一中一英,以便能有中英文方面的學習。當時的我已認為這種社會風氣出現了問題,甚至進入了病態階段。但看來,現今的情況正每況愈下,快將進入不可救藥的地步。到底,這種社會現象可以倒退嗎?儘管活在這種社會風氣,或習慣裡的,主要是一些來自非基層的家庭,香港的社會中其實還有不少數目的人士活在貧窮線底下。別談及報讀什麼校外活動,他們連基本的食水及食物供應、住屋和交通費用都是以血汗水換來的。或許有人會認為窮困是他們自己,或他們上一代所種下的因,他們現在亦正感受其果,但我認為不是所有貧窮的人都懶惰,不是所有貧窮的人都沒有為自己的生活努力過、奮鬥過。

既然原生家庭的背景都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埋怨,也不能解決問題。來自貧窮家庭的小朋友自然不會像一些家庭有經濟能力及資源的小朋友一樣,有那麼多機會報讀什麼學前預備班和校外活動。因此,苦果學校收生時,單單或過於看重報名者的一些特別技能,我認為這個收生機制也許不太公平了。

家長們,我絕對明白,以及認同子女需隨著社會的進步,自己多去進修及支取更多技能和知識,但我認為凡事都要點到即止。有學者認為,於子女年幼時間過於強迫他們學習只會在日後為他們帶來反效果。

你或許會問,既然你不認同這種不正常的學習和技能追求現象,為什麼你還要替學生補習?我相信自己和不少替學生補習的朋輩一樣,只不過是為了維持我們的生活開支,而在課餘時間做兼職補習老師。我明白當中面對的一些矛盾和掙扎,因此,我並不會擔當一名採用權威(authority)來催谷學生學習的老師。反而,我會把自己化身成為他們的一個可信賴的朋友,並給予他們課文外的指導,讓他們能在一個輕鬆的環境下,認真地學習。

還我們的小孩一個同年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