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2 December 2014

翻轉課堂

回應

有些老師選擇 "不教書" 是因為他們認為自修和課文預習,再加上課堂上的討論,比單向式任教(passive learning)有效。

高中那年,我遇上了一名採用 "翻轉課堂" 式教學的化學科老師。由於我在初中時期沒有好好讀書,故此選修IB HL化學科時,遇上了重重障礙。以Level 4為合格分數,我與不合格只有一線之差。或許你會問,既然你知道自己不擅長於研讀化學科,那麼你為何要選修此科目,並把它推上HL呢?

我曾經的確考慮入讀醫學院進修醫學或藥劑學,成為一位醫生或藥劑師。為了達到大學的學科收生要求,我便選修了化學科來換取這張 "入場證"。顯明的是,我基乎沒有考慮過自己的能力,更在沒作充足的資料收集之情況下(例如如何才能獲取IB Diploma),膽粗粗地展開了我的 "化學之旅"。即使化學科的分數最終亦不是十分出眾,我卻絕對沒有後悔選修化學科。因此,只好為平安地 "大步檻過" 了化學科考試而感恩。

我認為 "翻轉課堂" 式教學對於學生而言,是能有效地讓他們多去思考課程内容的。如果老師能在課堂上深入地與學生們探討課程内容,其實師生兩者都處於一個雙贏的狀態。

可是,現實生活中,班內必然會有不預習、不自修又不參與討論的學生。同樣,也會有不(認真地)跟學生們討論課程内容的老師。再者,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採用本學習方式-舉例說,班內永遠會有努力過後,卻仍未能理解課程内容的學生。因此,再好、再盡責的老師們也不可能照顧每一位學生的需要。從此事實來看,一旦學生走到這個分岔路口,他們往往就只能准許補習班介入,來填補學校教學的不足。所以,讀國際學校是否不需要補習?我認為是因人而異的。重要的是,家長和學生都必需要認清參加補習班的原因-到底是為了跟隨崇拜補習班的風俗,還是真的需要填補一些學校未能補給的不足呢?

就中學程度的生物、化學、物理和數學等理學學科目而言,我認為填鴨加上操卷式教學是較為有效的。主要是因為考官會要求學生提供指定的close-ended答案,因此,學生們需要提供能迎合考官口味的指定答案。

反而,“翻轉課堂”對於文學、經濟及歷史等文學學科卻十分有價值。原因是除了為考官提供一些指定的close-ended答案(如年份,人物,事跡)以外,考官還會盼望多去了解學生的分析能力,因此“翻轉課堂”所換來的討論,能有效地協助學生多去跟其他同學交流,以便掌握如何從多方面去分析同一事件的技巧。同樣,對於大學一些如政政和社會工作等學科來說,導修課(tutorial lesson)堂上的師生討論環節也是不能忽視的。

最近,我會留意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於中大醫學院Facebook專頁上撰寫的文章。陳教授於以下的文章中提及他對“翻轉課堂”的看法,是一篇值得閱讀的文章。

----------------------------

轉貼

“醫學教育系列(二):「翻轉課堂」
文: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

長久以來,香港教育時常被人詬病為「填鴨式」。老師在課堂上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死記硬背,務求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知識,好去應付考試,考得高分,然後上大學。

只是考試過後,同學便把一切忘得一乾二淨。這種以應試為目標的教育使學生像一部部考試機器,缺乏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

時代不斷變遷,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不能再是一個個沒有思想的書呆子。現時香港中學採用的傳統教學模式使中學生在學習上大多變得被動,難以培養批判性思維。

醫科生由中學踏進大學醫學院,所接受的教育截然不同,教學的重點和方法均有改變。大學醫科課程理論與實踐並重,跳出了傳統教學模式只着重課堂學習及背誦的框框,着重訓練醫科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態度。

事實上,醫學重視「以人為本」。即使是患上同一病症,每個人的病癥、對疾病的感受及所需的治療,都不盡相同,絕不能一本通書用到老。因此,醫科教育就更需要令醫科生積極主動、靈活變通、心思縝密,以預備他們未來行醫濟世。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中大醫學院不斷嘗試創新的教學方法。近年我們參考及採用了美國名為「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的教學模式授課。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不在課室內作單向式講課,而是老師預先將要教授的內容製成影片,讓學生在上課前任何時侯在網上學習。老師不須用课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相反,上課時老師能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一起就有關內容討論,自由發表意見,及共同解決有關問題。這種新教學模式首先於本院的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採用了超過五年,深得同學歡迎,學習成果比傳統教學優勝。海外不少醫學院也到來取經。

醫生天天接觸病人和他們的家屬,亦要與整個醫療團隊互相合作,必須懂得如何與人溝通;而「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重視討論及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對加強學生的溝通技巧和能力非常有幫助。

醫學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病人的需要及訴求亦不斷轉變。我們作為醫學教育的工作者,也必須與時並進,持續改進醫科課程,加強醫科生的獨立思考和溝通技巧,好在未來為巿民提供更佳的醫療服務。"


原文轉自"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UHKMedicine
刊登於2014年11月15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