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2 July 2017

讀國際學校是個新的社會現象嗎?

其實讀國際學校唔係咩新潮流。一向都有人讀,只係國際學校近年普及化,加上越來越多國際學校畢業生留港升學或回流工作,因此帶起左「國際學校乜乜乜潮」。

先用藥物副作用舉個例子:有唔少藥物都有副作用,但副作用唔係一食完藥就即刻發作。同樣,再上一輩既國際學校學生 (30-40歲出頭) 應該好多都出左國,或者本身係鬼佬所以冇受訪,亦好似冇遇到咩問題咁。

但我地呢輩20歲出頭既國際學校學生就有少少唔同。我地呢輩既學生多左香港人,以及留係本地大學升學同做野既人,所以或許係基於sampling bias (抽樣偏差) 因素,感覺上好似個個受訪者都遇到相同既問題。又咁岩咁好彩,大多數受訪者遇到既問題又同中文水平有關係。

平時做開研究都知,要做個好既研究就要有 follow up (跟進) 跟進一下樣本既變化,所以如果可以做個研究,用十至二十年時間探討一下讀國際學校對學生中文水平,以及就業方面既影響,應該會為社會帶來相當大既回響。尤其當唔少國際學校畢業生都入讀要「對人」既醫療學科果陣呀!

最後,我睇過唔少網民對受訪者既評價。利申我亦識其中一個受訪者。我覺得入讀國際學校既決定主要關父母事,但學生日後係咪一個「離地」既人,以及佢有冇心學中文同融入香港既大學同社會就主要關學生自己事。始終學生細個未必有say讀咩學校,但大個就可以自己要求學中文/嘗試融入社會 (應該冇父母反對子女學中文吧)。所以批評受訪者時,都唔好去得咁盡,因為我覺得佢肯企出黎被訪同準備被批評都需要好大勇氣!

回應【國際學校的現實】中文水皮睇唔明《射雕》 ischool畢業生怕搵政府工

朋友剛把這篇報導發給我,我只用了一兩分鐘時間便完全理解內容。

前幾天,我跟同學們到歷史博物館看展覽,嘗試強迫自己單看中文看展品介紹。可惜,雖則我每隻字都懂,卻無法完全把內容串連起來。

我非常認同張同學:「我記得個shape(形狀),但又爭咗啲畫( 筆畫)」的說法。我更相信,這個問題不但只限於國際學校學生,反而有不少「現代人」也正面對著這個問題。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使我們少用筆墨寫字。速成、倉頡、九方和拼音等五花八門的中文輸入法,在協作我們書寫時,亦為我們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有時也應鼓勵和支持輸入的較慢的手寫板使用者。作為速成輸入法使用者,我在尋找本報導時,只能用速成輸入「射」字,卻記不起「雕」字的樣貌。可見「寫不出中文字」牽涉到多個層次的問題。

有關解決方法,現在的我或不會單說一句:「不入讀國際學校,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便罷了。反而,我們應因為學生的需要,對症下藥,來達到雙語並重的果效。



延伸閱讀可參閱蘋果日報報導 「【國際學校的現實】中文水皮睇唔明《射雕》 ischool畢業生怕搵政府工」
刊登於2017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