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中學部)其中一個賣點是可以修讀外語。當然,DSE也容許考生們選修外語;同樣,一些如DBS和SHCC的學校也有外語供學生修讀。
中一那年,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有不少香港學生在中文和法文兩者之間,選修了法文,從此完全放棄了中文學習。中二那年,我們可以再選修另一個語言,可選修的包括法文、西班牙文、日文和英文作為第二語言,修讀年期為兩年。到了GCSE階段,大部份同學都完全放棄了繼續研讀他們選修的第二語言,還是全時間投入去讀中文罷了。
後來,學校開始在選修第二語言的階段中,提供中文這個選擇,亦容許同學修讀double Chinese。雖然這個改革使一些同學有權選擇不修讀任何外語,改革亦讓“若第一年不選中文,以後都不能選中文“這條不歸路消失,可見現今的國際學校比昔日更重視中文學習。
根據我的觀察,在我那屆的同學當中,現在於醫學院就讀醫科的同學們差不多全部都沒有選修過中文。即使修讀了中文科,他們修讀的也只不過是第二語言中文科。我不知道這現象背後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本來的中文水平不太高,還是純屬巧合。IB是考進大學的其中一條艱巨的路,因此同學們必然會希望能take the easy way out,即透過選修“最容易“的科目,從而於考試中獲得最佳的成績,以便入讀醫學院,成為醫生。
我認為學習、考試和應用是三回獨立的事。最近,我為一群從外國回流香港的醫生擔任 “執業試“ 的中-英-國語翻譯。香港的大學採用“難入易出“機制;相反,加拿大採用“易入難出“機制,這樣才能讓UBC在收取IB試只考獲26分(24分為合格,45分為滿分)的學生同時,在全球的大學中,維持著自己很不錯的學校排名。論到英國,她的大學數目要比香港的多,醫學科學額比香港的要多,因此入學門檻一般比香港的要低。可是,醫學科是不容易修讀的一個科目,因此學生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堅持和耐力,才能完成維期五年或以上的基本訓練。我遇見的每一位考生,都成功地勝過這些考驗。
我為四名醫生擔任翻譯,當中有一名外籍醫生,以及三名華裔醫生。考試分為三個部份,醫生需於三個部份中,與病人交談和進行簡單的身體檢查及診斷。由於其中一名醫生不懂中文,她自然需要依靠翻譯者的協助,述說病歷和進行診斷。我從口音和英語用詞中,觀察到另外的兩名華裔醫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主要以英語跟邊人溝通,因此他們間中不太曉得如何向病人表達出他們的提問。
儘管廣東話會話及中文閱讀能力都不是本考試的重點,我認為一名醫生必需擁有一定的中文能力,以便與病人、其家屬、同事,以及社會中的人士溝通。從海外聘請回來的Senior Doctor及教授或許會花多些時間從事行政工作,看病人時亦可以請姑娘協助翻譯。但作為一名Junior Doctor,醫院本來就沒有資源,和責任在他們的日常運作中,提供翻譯協助。經過一天的翻譯工作,我明白到為何這個考試的合格率何其的低(約10%合格),語言能力,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
除了在醫院的環境內,中-西醫藥並存和私營醫療服務普及化,都為醫生們(其實是所有人)帶來溝通上的挑戰。西醫要曉得看中藥配方名稱及成份;中醫也要知道病人正在接受那些西藥治療。私家醫生需要獨自和病人溝通,方能使治療變得有效。上一代的醫生可能不太會說國語,但他們很多都有能力去聆聽及理解病人說的國語。即使他們不能用國語跟病人直接地交談,曉得寫中文的他們仍可透過文字,跟病人溝通。
即使醫學院對中文科成績可能比其他科目的較為寬限,這絕不代表中文不重要。用功學好中文,最終得益的是自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