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一向都是現實生活的寫照,觀眾能從電視劇看出社會是怎樣的。當然,那些浪漫愛情橋段和巧合則不一定會發生在現實生活中。
最近熱播的劇集<一屋老友記>中,滕麗明(寶欣)飾演梅小菲的母親,是一名能幹的女強人。事先聲明,由於我最近忙於實習工作,暫時只看到第13集。劇集初期,寶欣和女兒從深圳搬到來香港暫住。由於梅昭像很多父親一樣,需留在內地工作,寶欣便同時擔任父母親的角色。當然,這樣的家庭關係並不太理想,畢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會較少機會接觸父親,從而影響親子關係和子女的成長。
一旦寶欣決定留在香港居住,她自然需要替女兒找學校入讀。一般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因此會把金錢、資源和心血投資在子女身上;儘管家境不太好,父母再辛苦也要籌集資金給子女參加各樣的興趣班,來提升他們的競爭力。
有一幕講述寶欣為女兒到處奔波勞碌,為求讓女兒考入一家好學校。雖然她終於給女兒找到面試的機會,女兒的表現卻不理想,因此無法入讀。後來,她只好透過寶歡的人脈關係,找另一家學。可是,由於陶氏家族與該校有關,基於私人恩怨,菲菲便無法考進該校。最後,菲菲到了第三家學校面試,靠關係得到面試的機會,再靠自己的表現考進學校。
難道故事中的情節不是現實的寫照嗎?香港很多的公司背後都來自同幾個大財團(集團),不少學校也透過後門找學生來增強其學業和運動的競爭力。能從正門走進學校的同學,即使表現突出,也會因為身分的問題,得不到該有的公平待遇。很不幸地,我們的社會就是不公平的。
我覺得在學業成效上,入讀什麼級別的學校真的真的那麼重要嗎?學習成效在很大層面上是一件個人的事,學校只是協助你學習,不是判斷你終身成功或失敗的工具。難道名校沒有人公開試不及格嗎?難道第三組別(Band 3)的學校沒有學生能考進 ‘神科’ 嗎?難道只有入讀傳統名校才會成功嗎?近來有很多來自地區學校的學生都成為了文平試狀元。
/
故事中,寶歡為了作一個正義的寶寶大隊長,在網上批評陶太沒有給其兒子一個該有的童年-兒子除了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和做學校的功課,都沒時間玩耍了。我經常問父母,為何要把我送進國際學校?你們有金錢供我讀國際學校,會沒有錢供我入讀傳統名校嗎?他們說,這樣做是因為他們一來想給我一個愉快的童年,二來是因為他們覺得英基的教育比一些名校的要好…可能年代已經變了,現在不論是否讀國際學校的人都沒了所謂的童年?
然後,我又會想,當我們這一代成為父母是,我們會否成為怪獸家長呢?
怪獸家長之所以成為怪獸家長背後的動機是甚麼?
到底怪獸家長的廣泛/粗略定義是甚麼?(有沒有SF 12或其他統計工具可以用來計算一下?)
怪獸家長在香港眾多的家長中,比率占多少?
我們在報導中看見的,是少數家長嗎?(我真的不知道,沒有做過什麼統計)
其實我覺得解決方法不是沒有的。如果學校在收生時完全不考慮學生的課外活動成績和參與,家長可能會少了incentive為子女報讀課外活動,因為報了,都不會有優勢。
歡迎大家和我討論一下~
很久沒有寫作了,這篇好像寫得不太好…但由於我在辦公室,不能上網,完成了工作又在等放工.....所以寫了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