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9 May 2020

很久沒更新,人生既事,邊有咁易比你估到?

沒錯,已經好一段時間冇更新了,最多都係更新下 Facebook,分享下其他人既帖文。用一個出左黎做野就黎三年既心態睇番少少以前寫既野,依然覺得自己思想幾理性,自己既心態冇變,變左既係將不愉快放埋左一邊,冇好積極地理會。

原來對上一篇文已經差唔多係三年前既事啦,我呢段時間做左咩?我大學畢左業,已經打緊第三份全職。第一份喺大學做既,之後做過診所,而家份工都需要用中文寫下啲醫學野,真係估唔到呢!明明上一兩篇文仲講緊當啲中國歷史用中文串連起來,唔係一下子理解得到既時候⋯

想講既係世上真係無難事,用英文讀 Bio 再用中文寫藥理、病理,其實只要理解到發生咩事,諗下點表達,起左個大框子,再有人幫你執一執,咁就成事架啦!記得望住自己第一本小冊子出街果陣,果份喜悅真係大到呢~

原來我一直沒有放棄文字,以前每星期會寫一篇文比補習老師,到而家依然會每星期寫幾篇文比自己。前排寫得比較多既係感情文,係呀,拍過拖(雖然分埋手),但都冇辦法,呢個就係人生。另外亦嘗試過去接受同放下自己既過去,我鼓起左勇氣番中學出面行個圈⋯

呢啲都係好大既突破,一切都需要時間慢慢改變,期望有一日會變得更好啦。而個張同學,哈哈,我覺得佢都改善左好多呀,可以好自然地用中文文字同廣東話發表自己既諗法,我都為佢感到高興!

希望大家都安好。

Saturday 22 July 2017

讀國際學校是個新的社會現象嗎?

其實讀國際學校唔係咩新潮流。一向都有人讀,只係國際學校近年普及化,加上越來越多國際學校畢業生留港升學或回流工作,因此帶起左「國際學校乜乜乜潮」。

先用藥物副作用舉個例子:有唔少藥物都有副作用,但副作用唔係一食完藥就即刻發作。同樣,再上一輩既國際學校學生 (30-40歲出頭) 應該好多都出左國,或者本身係鬼佬所以冇受訪,亦好似冇遇到咩問題咁。

但我地呢輩20歲出頭既國際學校學生就有少少唔同。我地呢輩既學生多左香港人,以及留係本地大學升學同做野既人,所以或許係基於sampling bias (抽樣偏差) 因素,感覺上好似個個受訪者都遇到相同既問題。又咁岩咁好彩,大多數受訪者遇到既問題又同中文水平有關係。

平時做開研究都知,要做個好既研究就要有 follow up (跟進) 跟進一下樣本既變化,所以如果可以做個研究,用十至二十年時間探討一下讀國際學校對學生中文水平,以及就業方面既影響,應該會為社會帶來相當大既回響。尤其當唔少國際學校畢業生都入讀要「對人」既醫療學科果陣呀!

最後,我睇過唔少網民對受訪者既評價。利申我亦識其中一個受訪者。我覺得入讀國際學校既決定主要關父母事,但學生日後係咪一個「離地」既人,以及佢有冇心學中文同融入香港既大學同社會就主要關學生自己事。始終學生細個未必有say讀咩學校,但大個就可以自己要求學中文/嘗試融入社會 (應該冇父母反對子女學中文吧)。所以批評受訪者時,都唔好去得咁盡,因為我覺得佢肯企出黎被訪同準備被批評都需要好大勇氣!

回應【國際學校的現實】中文水皮睇唔明《射雕》 ischool畢業生怕搵政府工

朋友剛把這篇報導發給我,我只用了一兩分鐘時間便完全理解內容。

前幾天,我跟同學們到歷史博物館看展覽,嘗試強迫自己單看中文看展品介紹。可惜,雖則我每隻字都懂,卻無法完全把內容串連起來。

我非常認同張同學:「我記得個shape(形狀),但又爭咗啲畫( 筆畫)」的說法。我更相信,這個問題不但只限於國際學校學生,反而有不少「現代人」也正面對著這個問題。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使我們少用筆墨寫字。速成、倉頡、九方和拼音等五花八門的中文輸入法,在協作我們書寫時,亦為我們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有時也應鼓勵和支持輸入的較慢的手寫板使用者。作為速成輸入法使用者,我在尋找本報導時,只能用速成輸入「射」字,卻記不起「雕」字的樣貌。可見「寫不出中文字」牽涉到多個層次的問題。

有關解決方法,現在的我或不會單說一句:「不入讀國際學校,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便罷了。反而,我們應因為學生的需要,對症下藥,來達到雙語並重的果效。



延伸閱讀可參閱蘋果日報報導 「【國際學校的現實】中文水皮睇唔明《射雕》 ischool畢業生怕搵政府工」
刊登於2017721


Monday 27 March 2017

大學的排名,重要碼?

我去了加拿大當一個學期的交換生,在課外活動中認識了不少本地生,更跟他們談起各種話題,如樓價、大學排名、學校設計等,就連水質也談起了。

加拿大跟星加坡有點相似,很多土生土長於加拿大的人都來自不同民族背景,因此自稱為Canadian的人不一定擁有白人的臉。在我參加的課外活動中,絕大部份同學都有華人的臉,卻自稱為Canadian;我也因此不能一下子從樣貌分辨他們於那裡成長。

當我知道自己能到加拿大卑詩省當交換生時,很多姨姨都問我會到UBC還是SFU?我去的是後者。由於我只不過是當個交換生,我對去交流那間大學的排名沒什麼執著因為以我的分數而言,能去交流已經是個極大的意外收穫。但誰也知道在世界大學排名中,UBC的排名遠遠高於SFU,因此我想,一般人大概都會想考入UBC吧?其實卑詩省還有很多其他的大學,但最出名的是這兩間吧。

在香港,對於一個膚淺又愛看大學排名的人而言,我想大學整體的排名當然要愈高愈好吧!即使一間外國大學在當地很有名氣,要是回港工作的話,國際聲譽也很重要… 但原來,對於本地生而言,很多人卻當SFU係神咁拜,更會將考入SFU為求學的最終目標。

到底SFU是一間好學校嗎?其實什麼才算好學校?我們應該用什麼準則來評核?從排名看來,SFU可能不是一間好學校,但從在卑詩省內看來,它應該是間非常好的學校,一間本地生夢寐以求要考入的學校。我問本地學生們假若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大學入讀,會選那間?他們說還是會選SFU。我追問他們不管排名嗎?他們說UBC一般是給住在Vancouver的學生,因此假若他們住在Surrey,他們才不會想每天都坐5小時車上學。簡單而言,有些本地身會視交通配套、學科選擇和對教學模式的偏好為選學校的首要條件。

聽過他們的解釋,我覺得他們的想法非常合理,畢竟若他們將來不出國工作,SFU在國家層面上已是間很好的學校。

事後,我跟香港的交換生同學們分享此事。起初,他們對本地生崇拜SFU的現象感到驚訝,但後來,基於同區裡其實沒什麼更好的選擇此因素,把此現象看得合理化。其中一位香港同學更說,其實大家在香港除了看排名還會看該校的學科排名,只是香港「三大」的排名都較高,大家才有這種排名階級觀念吧。


到了最後,有人認為SFU的排名不及UBC是因為前者沒有醫學院和法律學院,因此排名徘徊於全球大學中的第200多位。由此可見,以學科排名來選大學的情況變得普及,因為這樣的分類才能更準確地反映一間大學的教學和研究質素。

Saturday 25 March 2017

2012年11月11日

我讀書叻唔叻,見仁見智。考試叻唔叻。學內唔叻,公開就睇下其他國家既人。

點解要留係香港,因為呢13年實在係國際學校過得太唔自在。我恨我學校,我恨自己中、英數不及別人。我怕繼續被他們看不起。我怕他們以為我家存摺簿豐厚,生活富貴榮華;單是學費都屬天文數字。我不喜歡被標簽為將來會出國的國際學校學生。

我不喜歡教會,因我不能和他們一樣,接受一般人接受的教育。我怕家人在別人面前說英語,實在是尷尬的。我怕別人問我幾年級時父母不讓我換算(因可怕的國際學校是5歲小一而本地是6歲小一)。我不明白為何別人老是說國際學校好,很想入讀。

或許你會問,為何你不轉校?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有實際無堅持到底的例子。

10
歲時,我想考會考,於是每天抄字典改善中文。

13
歲時,我忍不住寫了申請入讀某本地中學的信件,還每天check他們學校的網頁.....

後來上了GCSE,無法離開了。死撐。

原則上不夠5C是不能升IB的。當時自問有盡力,但原來8科中才得3個科有C或以上。

這樣的思想或許是可怕,但一直藏著藏著還未能一次過爆發。


待續。

我想。(一)

首先說聲對不起,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更新網誌了。暑假後,我一直忙於各樣的事,所以都沒有時間和心機寫東西。接下來,我會發表一些較個人的反思,因此還是用口語好了。不幸地,也許是沒練習太耐,文筆都變差了,需要點時間重拾。

先講下我既情況啦。我而家係加拿大exchange緊,會係度番5個月左右,所以多左時間比自己整理思想同埋係畢業出黎搵工之前抖下。其實我呢段時間都有寫野,但通常都係記事,或者係記事同時記我既諗法。不過果啲小故事比較個人,所以選擇左朋友同自己為受眾者。

點解我會突然想寫番野呢?可能因為我岩岩考完試又交左兩篇文,終於再次比較得閑。其實每次多野做果陣都特別多其他野想做,可能因為我想搵辦法逃避眼前既功課。其實而家已經係深夜,但沖涼果陣諗左好多野,所以作為年輕人,當然要即刻寫左先訓啦。

我係呢度識左好多新朋友,大部份都係黎自香港既人,始終大家走埋一齊同聲同氣嘛。我地頭先出左去食飯,再次講parenting、大家既成長經歷等等,以至我有以下既反思。同我一齊黎既人大部份既家庭背景都應該同我差唔多,所以都幾夾。有時,我地會講中學既野,但我卻好唔想講我係讀邊間中學,暫時亦冇打算話比人知。

但其實有時我會諗,到底有咩好隱瞞呢?有冇咁既必要呢?其實我隱瞞,係咪因為唔想人地覺得我有錢或者易過佢地入大學定點呢?有時我會覺得其實好似都冇咩大不了?可能人地都見慣ischool既人架啦,點解我要介意?會唔會純粹係我將件事睇得負面先咁避忌?

我呢班朋友入面就只有我一個係讀ischool既。但我地有啲共同朋友都係讀ischool既,而有啲人的確係對果位人兄有啲評價。佢地評價佢既英文、會唔會相處唔到、其實夠分入某科但又冇入到啦有時又講下識另一個ischool既人,然後又點點點

從某一個角度看來,其實我可以直接同人講自己係讀ischool!仲可以用自己既人版推番晒地既誤解添!但點解我唔咁樣做?係咪因為我怕別人會用相同既眼光睇我?就算係,其實又點?大家而家玩埋左,會唔會因為你係點既出生而突然用另一個方法看代你?我唔知,我唔知會唔會係自己諗多左。換著係我父母,地可能會話其實你唔洗諗咁多野,根本唔會有人care。但由於我的確會因為一事,或發現左新既野而對一個人改觀(呢句係中立既),所以可能人地都一樣。

其實打呢篇野,或者參與呢討論係唔會得到咩結論或解決方法。好似話讀政政或者傾社會議題都係咁。既然係咁,點解仲要傾?不如唔好晒大家時間?但話又唔係咁講既。我而家寫日記未必會睇番啦,但我唔會覺得係浪費,因為至少我寫左出黎,自己會好過。我之後可能會遇到某人,再被發,以至我用另一個角度去睇同一件事。我甚至可能會走出我既不快添!唔知架!


今日暫時寫住咁多先!
x